2)82 第 82 章_纸上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种文艺青年式的忧国忧民。

  “无论如何,这些偏激的评论对你影响太大,我们应该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而那些评论却把我们逼到了对立面,报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站出来澄清一下。”许编辑说。

  “我通篇都在写真实的历史,没有半点虚构成分在,甚至没有一句明确的点评,如果仅仅因为这样就封杀我的言论,那就封杀好了。我说出去的话,发布出去的作品,既不会修改,也不会收回。如果有人要往我身上泼脏水,那我就看看当代的文字狱是不是比前朝还黑暗。”

  雪兰直接拒绝了报社的要求,许编辑无奈地离开了,只说既然不能发报澄清,那就干脆什么也别说,关于也不要再提任何字眼了。

  之后,雪兰深深地叹了口气,心想,自己当初的预测果然是对的。她发布葡萄牙时,并未引起任何波澜,只是因为一篇不如九篇震撼。一篇只是一个特例,九篇连起来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所有强大国家的形成都是相似的,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然后建立民主法治,逐步保证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并渐渐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

  这些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刻的总结,是雪兰站在后世的角度给出的十分合理和准确的答案。九大曾经、正在或者即将影响整个世界的大国,当他们崛起的史实一一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根本就无法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就算雪兰没有明说,所有读过的人也都看的一清二楚。这些答案会镌刻在每个人心中,就算有人发疯一样想否定这些答案也没用。

  只可惜某些答案太过真实,真实的可怕,以至于那些不肯接受真实的人必须掩盖真实,所以一部普通的历史科普著作才会吵成这样。

  这部,雪兰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她把先进和真实的理念带来了这个时代,但结果却不如人意。写文章黑的人太多了,多到很多人曲解她的本意,不久之后,报纸上关于这部著作的讨论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就销声匿迹了,连报社也不打算集册出版这本书。

  雪兰非常失落,这是她写作以来受到的最沉重的一次打击,因为许多人写信来辱骂她,让她没本事就不要动笔杆子,更不要自不量力的在她根本就不懂的领域里插嘴。

  然而最让雪兰难过的是,有一小撮人站出来大骂她狭隘。

  他们用一种很奇怪的笔调说:“雪后山岚表面写这类提倡学习外国的著作,实际却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点评,对那些应该效仿学习的国家露出不屑的态度,不但没有任何敬意,而且态度恶劣,尤其是对待东瀛。”

  然后又用雪兰的里用东瀛人做大反派来佐证。他们的观点就是,华夏这样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不怀着虔诚的心态感激强国的各种‘援助帮助

  请收藏:https://m.fq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