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晋首富_外星代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出人意料的成功,蔡思强加快了另外一个公司在国内上市的步伐,原本MI中国电子是准备上创业板,但是自从SAL高歌猛进,在国内份量越来越重,杜克也成为高层大佬们心目中不可或缺的科技领军关键性人物之后,蔡思强就开始图谋将MI中国电子运作上主板。

  毕竟主板比起创业板来说有诸多的优势,能够让MI中国电子获得更好的外部发展条件。现在可以借杜克如日中天的势获得一个好的价钱,对于蔡思强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大好事。

  这么一考虑,往MI中国电子装进去什么业务就值得思量了,毕竟是主板市场,蔡思强不可能让MI中国电子的业务局限在导航仪生产和脑波产品这个相对来说还比较有限的市场中,这样公司的规模就太小了,不符合公司形象和布局。

  有了这么一个大思路,蔡思强让他的管理团队将旗下业务梳理了一遍之后,决定将智能语音输入和语音搜索业务,游戏业务等从SAL拆分出来,注入到MI中国电子,形成了一个以软件和服务为主的公司,加上美国MI的业务,将MI中国电子打造成为一个基于语音识别和脑波识别的高科技公司。

  经过业务重组,原本是导航仪和脑波念力头盔生产业务为主的MI中国电子,从制造业立刻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新兴智能软件为主的软件企业。

  原来在导航仪和脑波念力头盔制造业务虽然产值可观,在2016年的主营业务规模达到了260多亿人民币,但是业务利润偏低,大约50多亿人民币左右,按照这个营收和利润来看,上创业板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由于这俩个业务增长前景比较明朗和局限,股价想象空间不大,按照上市辅导咨询公司的测算,大约能够定价在20倍市盈率左右。

  虽然按照这个定价来说,MI中国电子的身价也会高达千亿人民币左右,对于一个创业板企业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庞然大物,因为大部分创业板企业市值都是差不多在100亿人民币以内,即便是按整个中小板的市值来排名,MI中国电子这个身家也可以名列前茅。

  所以这个定位不符合蔡思强现在的预期。

  但是将从SAL中拆分出来的这些新业务注入之后,新的MI中国电子主营业务立刻翻番超过了500亿人民币,利润更是猛增到190亿人民币左右,因为智能语音输入和语音搜索业务以及游戏业务这块的收入,现在持续投入的成本都已经很低,其毛利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新注入业务增加的这200多亿主营收入中绝大部分是利润。

  这样的规模就相当可观了,为此蔡思强将MI中国电子股份扩充到了50亿股,每股利润仍然高达3块多,

  请收藏:https://m.fq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