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 科举开始_万历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诠、集等书籍随便买,甚至不用买家里就有,但韩房不行。

  对韩房等寒门学子来说,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能读一些书就已经是极限,至于什么金榜题名、什么飞扬青春、什么精彩人生,统统超出寒门子弟的范围。本来寒窗苦读是为了搏个飘渺无比的好前程,后来看到了朱翊钧发布天下的两篇文章后,一种使命感出现在他的心中。

  最为关键的若不是最近市面上有了当朝首辅张居正对于名篇的注解,以韩房的学识万万是不敢今年参加的,要知道,虽然大部分人都说越早参加越好,但是其中也牵扯一个自信心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在心智未定的时候,便遭遇连续落榜,那该考试这辈子仕途就完了。

  正是以上种种,让韩房不由自主双拳紧握。他有信心在今年通过童生,甚至是秀才的测试!

  这一天,无数韩房们,都与家人辞别,走进考场,准备完成人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蜕变!

  一张同样的卷子,送到了身处禁闭期内朱翊钧的面前。

  因为要同一封名的缘故,时间上来说,朱翊钧还要给张乐流出去考场的时间。

  童生的试卷整体而言,还是非常简单的。

  四十道填空题,内容就是各种名言警句,考的就是一个死记硬背。外加一个整段默写。

  虽说看起来不算难,但是要清楚,此时的汉字还是未简化的。

  默写起来,稍有不慎便会写错字,进而影响‘卷面分’。

  朱翊钧既然决定了参与到其中,自然会遵守考场纪律。

  尤其是当时他提出要参加的时候,张居正可是隔着房门善意提醒道:“陛下可要注意皇室尊严啊。”

  朱翊钧此刻的目标只有一个----案首!

  预估了下时间,朱翊钧好似身处于考场之内,耳边听到县令高喊:“拜圣人!”

  他也起身对着房间内的孔子画像弯腰行礼参拜。

  “拜亚圣!”

  朱翊钧再鞠躬。

  “拜众圣!”

  第三拜!正是这群人带给了华夏以文明。

  神圣无比的仪式之后,朱翊钧缓步走回到试卷之前,研磨、提笔,准备开始答题!

  趁着研磨的功夫,朱翊钧也简单的翻了翻试卷,这也是上辈子考试的时候,所有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事。

  这也算是个好习惯了。

  简单了扫了几眼,发现大部分试题都是上辈子的大家名言,看来这次考试对于朱翊钧而言还是比较友好的,还有部分也在张居正等名师的指导下,记忆深刻无比。

  唯独算是压轴大题的,也是默写《春秋》选段。古代尤其是孔子封圣之后,他的亲笔著作的影响力其实比《论语》要大的多,《论语》语言简单易懂,更像是儿童读物,而前者才是孔子主要的思想载体。

  “还算有点难度,看来和上辈子一样,都是用大题来拉开差距。”朱翊钧自言自语道。

  既然要拿第一,那么简单的全对,便成为了基本,剩余要做的便是如何拿到那毫无标准的‘卷面分’。

  所幸朱翊钧虽然年幼,但灵魂早已达到而立之年,对于书法字画而言,生活经验的积淀,自然会赋予其中一种特别的味道。

  一般来说,便是‘神’。而此时大部分童生因为年纪尚幼,或者一群老童生因为生活困顿,也是极难养成的。

  所有懂的人无不夸赞朱翊钧字中有神,锤炼个几十年,必能比肩张、柳。

  为了确保,朱翊钧首先在草纸上先答一遍,随后一字一句仔细核对一遍,最后默念着,再誊写到试卷上一遍。

  足足三遍之后,朱翊钧确认以发挥出他九成功力了,应付个小小童生考试不成问题。

  “张乐!”

  始终守在门外的张乐立即回应道:“臣在!”

  “拿着试卷、令牌回到考场!然后让下面人顺势监督考官评卷。过程不许交头接耳。评完之后立刻核算!三天内,朕要结果!”

  这个速度,可是比正常的阅卷速度快了整整一天啊!

  这就意味着朱翊钧不允许任何势力任何人把脏手伸进来,影响最终的结果!

  “臣遵旨!”

  对于蛟龙队上下来说,就意味着三天内寸步不离的盯守!

  【作者题外话】:进入编辑推荐期间,求银票支持!

  请收藏:https://m.fq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