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拥挤的知青院_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和刘玲玲的安排就行了,他们是你们知青的男队长和女队长。”

  他们这个队长,只是村里选出来的,方便管理知青,没什么权利,也就一个名头,听着好听而已。

  很快,在众人的帮助下,周子文他们的行李终于卸完了。

  吴大刚也不停留,手里拿着烟斗,牵着牛车就离开了。

  牛是生产队的宝贝,他得赶紧牵回去休息。

  趁着大家送别吴书记,周子文观察了一下这些老知青的脸色,发现他们都很憔悴,一副被生活压弯了腰的样子。

  “看来他们的日子不怎么好过啊!”周子文心想。

  虽然对下乡的生活早有预料,但真正见识了这些人的精神面貌,还是让他有些沉默。

  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心态,这些老知青日子过得苦,并不代表他的日子也会这么苦。

  如果没有挂机面板,他或许不一定比得上这些人,但有挂机面板在身,要是还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有些丢脸了。

  “欢迎大家来到大坝子生产队,我叫陈阳,是男知青的队长。”

  “大家好,我叫刘玲玲,是女知青队长,大家有什么事可以找我。”

  陈阳和刘玲玲分别介绍了一下自己。

  “我们这个知青点的人并不多,一共十一人,五名男同志,六名女同志,现在有了你们的加入,咱们知青队伍的规模终于扩大了。”

  “下面大家互相自己介绍一下吧!”

  陈阳比较会来事,几句话的功夫就拉进了大家的关系。

  接下来大家开始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宋成兵……”

  “大家好,我叫王涛……”

  ……

  听着大家的自我介绍,周子文认真记了一会,不过人太多了,他也只记住其中的几个,至于剩下的,只有以后再说了。

  反正相处久了,大家自然就认识了。

  不过他还是数了一下人数,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有十二人,男女各半,加上这些老知青,一共二十三人。

  这人一多,就容易出现问题,加上乡下的村民对他们这些知青也不怎么欢迎,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忙碌了一天,这会大家都比较累,特别是新来的知青们,经过连续几天的奔波和颠簸,更是恨不得马上瘫倒在床上。

  这个年代的交通可没那么便捷,一路走来,他们也吃了不少苦头。

  “我知道大家也累了,闲话以后再说,现在咱们先分配住处吧,等会还得去支部预支粮食,要不然就得饿肚子了。”

  “不过这些粮食都是预支的,以后得用你们的工分来还,这里就不多说了,你们只需要记着就好了。”

  看大家都很疲惫,陈阳也没多说,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目前的情况,就开始带着他们去分配住处。

  男知青们跟着陈阳,女知青们跟着刘玲玲。

  跟着陈阳,周子文带着行李走进房间。

  刚进屋,就有一个非常大的火炕印入眼帘。

  火炕充满了地地道道的东北风格,上面铺着几床被子,下面还有烧火的坑洞。

  不过现在正是夏天,还用不着烧炕。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火炕虽然挺大,但加上他们这些新来的,那就是十一人,全部睡在一张炕上,还是很有压力的。

  房间里也有些杂乱,里面堆着老知青们的行李,还有一些生活用品,一下子就显得非常拥挤。

  请收藏:https://m.fq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