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少了,少了_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媳妇,跟我回家。”

  周子文大步向前,牵着新媳妇的手,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把把背在背上,像猪八戒背媳妇一样背回家里。

  陈巧依用力搂着周子文的脖子,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这一切都不是做梦一样。

  背着新媳妇回到卧室,周子文轻轻把她放下。

  接下来,在吴大刚的主持下,周子文和陈巧依在领导画像面前宣誓。

  “我周子文,自愿和陈巧依同志结为夫妻……”

  “我陈巧依,自愿和周子文同志结为夫妻……”

  宣誓的时候,周子文和陈巧依深情对视,仿佛要把对方的身影铭刻在心底。

  这一刻,陈巧依人比花娇,犹如含苞待放的玫瑰。

  看得周子文十指大动,恨不得立马搂在怀里好好疼爱一番。

  很快,一番宣誓结束,周子文和陈巧依的婚礼算是成了。

  接下来,周子文又去忙着做菜,陈巧依也不闲着,跟着出来帮忙。

  这个年代,结婚真没这么讲究。

  甚至有些人家,就简简单单的请几个亲朋好友,吃一顿饭就算完事。

  临近午饭时间,周子文这边开始炒菜。

  大铁锅里,一整锅色香味俱全的菜在周子文手里翻腾,诱人的气味散发出来,在一旁等待菜品出锅的大妈大婶们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周知青,你这厨艺是怎么练的啊,恐怕就算那些饭店的大厨也没你这手艺吧?”有一位大婶好奇的问道。

  “是啊,你这厨艺,完全是大师傅啊,改天我儿子结婚,能不能请你过去办一桌啊?”

  “是啊,过几天我侄女出嫁,周知青那天有空吗?”

  有人开了头,大妈大婶们立即七嘴八舌的邀请起来。

  猫冬这段时间,村子里的喜事比较多,毕竟一年到头,也只有这个时候最为空闲。

  这不,见识了周子文的厨艺,一个个都想请他当主厨。

  “好说,好说,只要有空我就去。”周子文也不拒绝,当场点头答应下来。

  虽然他不怎么喜欢做饭,但这种找上门来的,他还真不好拒绝。

  大家乡里乡亲的,互相之间帮点忙都是小事。

  对周子文来说,下个厨也不是什么麻烦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了。

  还别说,这个年代,手艺好的厨师还是挺吃香的,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这不,见周子文点头,大妈大婶们的笑容更灿烂了。

  “上菜喽!”

  “让一让,王二麻子,说你呢,别挡着。”

  “李老三,接一下菜。”

  忙碌中,饭菜终于上桌。

  这顿饭周子文可谓是下了血本。

  整个村大部分人都来了,老的少的加起来,足足一百多桌。

  这场面,在大坝子村算是独一份了。

  “乡亲们,知青同志们,叔叔阿姨,大妈大婶,弟弟妹妹们,今天是我和陈巧依同志结婚的日子。”

  “欢迎大家前来捧场,话不多说,大家吃好喝好。”

  ……

  眼看大家盯着饭桌上的菜都快流口水了,周子文也不多说,拿着吴大刚开会用的喇叭讲了几句。

  本来他还想让村里的几位领导也讲几句的,不过大队长和吴大刚都摆了摆手,不愿意上来讲话。

  “好。”

  “祝周知青和小陈同志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明年抱个大胖小子。”

  “抱一个哪行啊,起码要抱两个。”

  “以我多年的眼光来看,小陈生三个不成问题。”

  “少了,少了,我说个数,生八个。”

  请收藏:https://m.fq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