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0 分兵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万人之多。

  可以说自魏武帝之后,多年来第一次有这么多人马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到了江口以后,原本一路上都小心防备着顺天帝以及孙马二人的谢昱昆等人顿时松了口气。

  因为江口这里聚集了大量谢氏一族的族人,其中由他们一手提拔培养起来的西南军将领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打赢这场汉胡大战,谢家这回也算是下足了血本。

  除了负责镇守江南的几十万精兵不敢轻举妄动外,其他各地卫所能调的兵几乎全都调到了南方布防。

  安国公毕竟是领兵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将,胡人之害他心里当然清楚。

  之前是为了防范西北军趁机偷袭江南才不敢轻意调兵南下,如今既然已经确定宁家打算长期经营东北,这才让他敢把各地兵马调往南方抗胡。

  而且安国公相信,既然宁家和谢家一样都有意争天下,那他们一定会爱惜自己的名声。

  在这个事关民族大义的节骨眼上,打着忠臣遗孤旗号的宁家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时候出兵进犯大魏,否则只会败坏其辛苦撑起来的名声。

  在这一点上,安国公倒是真的猜对了。

  宁家确实不打算在这时候出兵远征,一半原因是不想背上趁火打劫的坏名声,其次是准备在西北全力推行新政,无暇他顾。

  既然是御驾亲征,身为皇帝的顺天帝自然是全军总指挥。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名义上的说法。

  真正有权指挥大军的,其实是谢家的人。

  尤其现在安国公在京城“养病”不能来,身为其长子的谢昱昆自然就成了最大的话事人。

  原本在路上的时候,谢昱昆还有些担心顺天帝会和孙马两人联合起来搞事,但如今既然已经到了江口,身边到处都是自己的族人和心腹干将,那就什么也不怕了。

  他几乎一意孤行地提出兵分两路的做法,从两个方向去围剿胡人。

  一路由他来领兵作为主力大军一路南下,以泰山压顶之势把沿途所有被胡人所占领的府县逐一拔掉,把胡人赶出这些地方。

  另一路由皇上亲自带领,跟随主力大军后面负责地方善后以及清剿漏网之鱼的胡人。

  之所以要兵分两路,谢昱昆的解释是:皇上贵为天子,怎么轻易涉险。跟在主力大军的后面,不仅可以避免受到胡人的正面侵袭,而且所有武将士兵们只要一想到皇上就在身后看着他们,自然会士气高涨、奋勇作战。

  这个做法既保证了皇上的安危,又提高了士气,实在无懈可击。就连许多不明真相的低级将领也觉得此计大善。

  顺天帝虽然提出强烈反对想亲自统率大军,但在以谢昱昆为首的一众官员和武将极力劝阻下,只能被迫接受这个提案。

  顺天帝虽然觉得无比憋屈,但也无可奈何。

  毕竟江口这里是谢家的

  请收藏:https://m.fq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