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 短板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靖安帝想借铲除谢家的机会,趁机铲除宁家不是没有道理的。

  宁家在西北不管是民间还是军队,确实威望太深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宁家真要造反,西北绝大部分军民都是愿意跟随的。

  如今宁家打着忠臣遗孤的旗号叛出朝廷,西北军民能够这么快就接受下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比于有些事不关己的武将们,在场的文官们却是真的感到忐忑不安。

  主要是池非所提设立清廉社的建议,简直就像把悬在他们头顶上的利剑一般让他们坐立难安。

  因为他们担心一些已成惯例的灰色收入会不会也被清廉社视为贪污受贿而受到惩处。

  一般来说,历朝历代的官员俸禄在立国之初时虽然不高,但也足够满足官员的生活和公务需要。

  但问题就出在官员的俸禄并不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而跟着提高。

  在古代当官可不像现代打工者那样可以大胆地跟东家提出要加工资,普通低级官员就算壮着胆子向上司提了也没用。

  因为所有官员的俸禄都是朝廷出的,如果想要提高俸禄,就必须要有相当地位,并且愿意为下级官员出声的朝廷重臣亲自发出奏请才行,这样朝廷才有可能商议此事。

  但到了那个位置的大臣,来钱的路子太多了,有哪个是真正缺钱的?怎么会在意俸禄的多少。

  尤其是在国库紧张的时候,提这种需要朝廷大量拨款的建议只会惹来皇帝的不高兴,因此基本没哪个朝廷重臣愿意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由于俸禄涨不上去,再加上官员也想过体面舒适的日子,于是他们只能靠别的方法赚钱。

  很多朝代对于官员贪污一般都会施行严刑峻法,再加上言官制度使得许多官员都害怕被抓到把柄而遭到弹劾,因此许多官员一般不敢在明面上进行贪污,而是通过大家默认的灰色途径来收取远高于俸禄的钱财。

  其中就包括占田收租和收取常例钱这两项灰色收入。

  所谓占田收租,是指官员本身拥有免税特权,因此许多人都会将田地挂靠在官员名下,从而省去赋税。

  作为回报,官员便可以从中收取到丰厚的租金。

  此举容易造成土地兼并,不过由于整治起来非常困难,因此朝廷数次颁布圣旨抑制这种行为,但都效果不佳。

  与占田收租相比,收取常例钱才是各级官员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所谓常例钱,便是各级官员在私底下逐渐形成的不成文规定。

  官场当中常例钱种类众多,小到官员送礼时的“炭敬、冰敬、别敬”,大到银钱火耗,都是官员获取灰色收入的途径。而且还没人管,毕竟就连那些言官自己也不干净。

  这常例钱已经成了整个官僚体系都默认的存在,基本所有官员都靠它来敛财。

  而那些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送礼的钱又从

  请收藏:https://m.fq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